初二地理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初二地理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科技进步、教师个性化的发展使地理教学方法日新月异 ,在结束初二地理中国的气候的课程教学后,教师们有哪些反思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二地理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二地理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今年10月份,我承担了一节校内的公开课,根据课程安排,我选定的课题是湘教版初二地理“中国的气候特点之二: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在初中地理中是难度较大的一节课,其内容跨度达到3-4个课时,要求掌握的内容囊括了中国气温及降水分布特点、中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划分、特点及其对农业影响、中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显著的季风气候,并要求能阅读和分析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图和干湿地区图等众多图表,内容繁杂且抽象,要掌握这些知识,似乎非要把原理分析个透彻才能讲得清清楚楚。于是一不小心,不少教师就把本课上成了一节高中地理课(重视理论和原理的分析和理解)。
而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虽然已经是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水平较低,仍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所以我认为在处理本节教材时,还是应与具体形象的事物和生活体验相结合,特别在目前城市学生普遍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关注的情况下,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以本课的设计,我突出的是从日常生活体验出发,运用问题式教学,依托构建主义理论,把繁难的内容转变为可体验、可发现的知识和经验,并引导学生运用发现所得去解决问题,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本课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小组讨论热烈参与度高,学生在学习中很好的展现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本课的优点如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重新整合教材,设计问题有层次。
为了实现提高教材内容的易接受度,所以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处理,化繁为简,把问题设置为“风”和“降水”两个部分,突出了季风气候的两大特点,力求深入浅出把主干知识揭示出来,并且在风和降水两部分内容间还特意设置了关联性问题,引起过渡,使两部分内容能够很好的融合起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此外,在设置问题时,我还注意使问题间有逐层递进的关系,并在最后设计了“今年夏天发生的干旱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问题式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问题的设置,特别要求注意适当设置开放性问题,这样的问题一般没有特别固定的答案,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高级思维能了。另外问题间按照“观察现象-发现相互关系-推理应用”的关系设计,体现问题间逐层递进的关系,这种设计融合了支架式教学未来教育的理念,能够使学生从自己目前的知识经验出发,把理解逐步引至深入。
二、设置的问题注重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怎样的知识学生才有兴趣?这个问题在一次上课中我有深刻的体会。那是中国气候的引入内容,课上我提问一个女生“你打算如何象他人描述海口的气候?”,该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并且来了一句“不知道有什么关系?又没有用!”,这个问题引起我的重视,于是在课堂上花了10多分钟的时间与学生寻找一年里日常生活小事与本地气候的关系,比如“什么时候墙壁会流眼泪?什么时候才能把棉被收起来?海口大概什么时候天气真正转冷?今年的天气表现正常么?”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参与度高,积极思考,学习效果非常好。
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深深感到越是抽象难懂的内容,越要生活化、实用化,课上问题来如果自生活,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去进行学习和探讨,然后才能积极的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本课我设置了观察海口冷热不同时期风从哪边窗户吹进来,以及海口降水变化的问题,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较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实行合作学习,注意学生学情跟踪,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课采取 “师徒结对”、学科小先生一拖N ”、“三学两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能最大限度的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程上来。另外,为了辅助学生学习,给予学习支架,特别给每个同学印制了学案。有了这份表,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就开始主动根据表上问题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并向教师提出问题,如课前有学生问“如何辨别现在上课所在教室的方向”,以及“关于风”部分的小表的填写说明等。
在课中,每提出问题后,都注意在每个小组间走动,及时了解各小组的问题讨论及答题情况。对回答的好,有自主意见的回答,及时热烈的给予表扬,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对个别较薄弱组给予适当引导,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比如碰到有一个小组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答得不到位,我提示“答案有些笼统,希望能更有针对性些,要特别针对这个问题来回答”,这样既提出要求,又不打击学生,这是我比较注意的地方。思考最后的开放性问题时,考虑到初中学生现阶段思维的局限性,我提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形成大片沙漠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启发其对知识进行迁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重视地理素养的形成,课堂及时纠正指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有的语言特点,或是专业术语,掌握这些,能更好理解并促进本科目学业的提高,特别在回答问题或考试答题时更是如此。因此,我会特别注意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例如,在读3月份—6月份的中国降水量分布图时,学生对雨带范围的变化用了“向外扩张”的描述,我会及时询问学生“向往是指往哪个方向呢?”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表达“6月份中国降水分布范围向北方扩大”。在讲雨季的时候,会提醒学生超过100mm降水的月份可看做进入雨季等等。
五、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活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整堂课学生表现积极主动,思维活跃,特别在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上,表现特别突出,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和课本内容,对我国今年夏天的干旱原因进行了大胆的推理,显示出很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之一,它能帮助教师更形象生动的把内容展示在大家面前,对重、难点的突破往往有很大的帮助。我在本课中也应用了这一手段,特别是在学习雨带移动这一难点内容时,中国09年3-9月的降水量分布图的展示,就对这部分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自然,本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问题设计:
对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方面仍显不足,真正的好问题应该能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去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的,但本课没有很好的做到这点,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的问题设计上,特别是“季风气候对我国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由于课本有现成的答案,所以阻止了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深度思考,这是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能对这个问题进行另外的设计,应该能带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过度不太自然:
三、时间分配:
最后一个拓展性问题,应该是本课的点睛之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使得在这个问题上教师的引导不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其他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更好的训练,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情。
初二地理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二)
一、教材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天气、物候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本节教材注重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入,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把抽象的天气、气候知识变成具体有用的知识,使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实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教材先从气温进行探讨教材安排3幅地图,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气温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温度带划分是本节的重点,其中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是难点,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影响气候因素的知识,结合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通过读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温度带的划分是以积温为标准,积温值的大小与农作物的生长期长短一致,从而体现出农作物不同熟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0℃等温线的分布和温度带的分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了解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等温线,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各种图文资源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生动活泼活泼的方式的自主探究,达到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能力框架的目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气温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用科学态度认识各地的农时和因地制宜推广新的农作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气温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温度带划分。――重点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难点
四、教学突破
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对中国气候的认识。采用“设疑---探究- -----小结”展开教学。气温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是一个重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用图能力的培养;并且利用分组讨论形式,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成因是本节教学的难点,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掌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我国温度带挂图,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
看过初二地理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的还看了:
4.地理教学反思随笔